
女性以氣為本,以血為用。而分娩是一種劇烈的生理過程,分娩中大量的出血和劇烈的疼痛往往會損傷人體的氣血。從中醫學的角度而言,產后元氣大損,陰血驟虧,百脈空虛,又多瘀血,故有“產后多虛多瘀”的說法。艾灸作為一種外治方法,能起到溫經通絡、活血化瘀、散寒除濕、補益氣血的作用。月子中心應用艾灸方法進行產后調理,可以有效緩解產婦的諸多不適癥狀,這是和女性產后多虛多瘀的病理生理特點相適應的。
一、惡露
無論是剖宮產還是自然分娩,在寶寶出生后,新媽媽們都會經歷一段時間的陰道出血,醫學上稱之為“惡露”。產后惡露形成的原因,是由于分娩后,胎盤附著部位的血竇要逐漸關閉,在這個過程中會有一定的出血。另外,妊娠后,子宮內膜增厚成為蛻膜,分娩后激素水平明顯下降,蛻膜要脫落,在蛻膜脫落,新的子宮內膜生長這一交替過程中,會有少量陰道出血。
在正常情況下,胎兒娩出后,當胎盤完全剝離,自宮腔排出,有利于子宮的復舊和產婦身體的康復,有利于乳汁的分泌。因此,惡露的正常排出,可以看成是女性生產過程中的一種自然的有益于肌體康復的生理現象,是肌體自身的一種生理保護性反應。一般情況下,在剛分娩后的幾天內,惡露顏色較紅,量也與月經相似。以后顏色逐漸變淡,量也逐漸減少。
月子護理中心經驗告訴我們,一般在產后1個月內惡露會消失。若產婦子宮復舊不全,則會出現惡露量增多,持續時間延長。
艾灸方法:在腹部的關元穴、子宮穴和腰骶部的大腸俞、次髎穴區域進行艾灸,灸可以溫通氣血,加速盆腔局部的血液循環,促進子宮收縮,加速惡露的排出。
二、腰痛
妊娠后,隨著胎兒長大、準媽媽的腹部逐漸向前突出,重心前移,腰部肌肉張力增加。產后,重心又恢復到孕前狀態,但關節、韌帶卻還在一段時間里處于松弛狀態。如果新媽媽在哺乳時姿勢不夠正確,或者長時間抱小寶寶,都會使腰部肌肉緊張,增加腰部肌肉的疲勞。
此外,新媽媽在孕期和產后的運動都會相對減少,腰部肌肉疲勞后產生的乳酸會在局部堆積,從而產生疼痛的感覺。
腰骶部的大腸俞、命門、腎俞進行艾灸,其作用是通過擴張局部的周圍血管,改善微循環,增加血流量,消除組織間隙的水腫,加速組織代謝,激活血管的自律運動,加速局部和全身的氣血運行,起到活血化瘀、疏通經絡的作用。
三、胃部不適、腹脹和便秘
有一些新媽媽產后還會出現胃部不適和腹脹的癥狀。這是因為產后胃液中鹽酸的分泌減少,胃腸肌張力及蠕動力減弱。再加上產褥期臥床時間多,缺少運動。腹直肌及骨盆底肌松弛,腸蠕動減弱,也容易發生便秘。
在腰部的脾俞、大腸俞區域,腹部的天樞、大橫穴和小腿前外側的足三里、上巨虛穴進行艾灸,可以加速胃腸蠕動,促進排氣排便。也可以砭石刮痧器進行揉腹。
四、外感
孕婦分娩時由于產創和出血,以及臨產時的用力過度,耗損氣血,使產后抵抗力減弱,所謂“百脈空虛”,稍有不慎則容易感受外感六淫之邪。尤其易于感受風寒濕邪侵襲,出現惡風寒、噴嚏、流涕、發熱、咳嗽等風寒表證,甚至出現畏寒喜暖,食少便稀,倦怠少動等寒凝血瘀證癥狀
在背部的肺俞、大椎、風門、風池、至陽穴區域進行艾灸,能溫陽逐濕、祛風散寒、行氣活血,提高產婦抗風寒能力,改善寒凝血瘀癥狀。
五、肥胖
有些體態窈窕的女性,經過妊娠分娩當了媽媽以后,身體逐漸“發?!逼饋?。
產后肥胖的發生與肌體代謝異常密切相關,由于攝入熱量多,而消耗少,使過多的熱量轉為脂肪儲存在體內。代謝過程是受神經、體液系統調節的,當性激素分泌異?;蚬δ芪蓙y,使肥胖的發病率明顯提高。
背部的脾俞、腎俞,腹部的神闕,關元、子宮穴和小腿的足三里、三陰交穴區域進行艾灸,艾灸可以通過神經內分泌系統調整機體的脂質代謝,亦可通過下丘腦-垂體-卵巢軸使卵巢功能改善,月經規律來潮,使產婦的內分泌系統逐漸恢復至未孕狀態。
地址:江蘇省淮安市清江浦區清江人家7號樓7-101室
公司:淮安市美美安恩貝國際月子中心
![]() |
微信咨詢月子護理人員 |